本文目录一览:
- 〖壹〗、南京大学校歌的介绍
- 〖贰〗 、南京大学校歌历史版本
- 〖叁〗、南京大学校歌校歌来历
- 〖肆〗、南京大学校歌是什么
- 〖伍〗 、李叔同作品
南京大学校歌的介绍
南京大学校歌歌词如下:大哉一诚天下动 ,如鼎三足兮,曰知、曰仁、曰勇 。千圣会归兮,集成于孔。下开万代旁万方兮 ,一趋兮同。踵海西上兮,江东;巍巍北极兮,金城之中 。天开教泽兮 ,吾道无穷;吾愿无穷兮,如日方暾。
南京大学校歌解读如下:诚心向学的精神:校歌开首“大哉一诚天下动”,体现了诚心向学的精神,诚真勤仁之德。陈裕光先生的话语进一步指出 ,对于学问事业应当以诚心投入,人与人之间更应以诚相待 。这强调了真诚与恒德在个人成长和学术追求中的重要性。
南京大学校歌歌词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学问 、品德及勇气的崇尚。以下是南京大学校歌歌词的详细介绍:开篇主旨:大哉一诚天下动:强调了“诚 ”作为南京大学的核心精神,具有感动天下的力量。
南京大学历史上最早的校歌 ,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,由现代中国音乐界一代宗师李叔同先生制谱,南高师首任校长江谦先生作词 。这首校歌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。歌词中 ,“大哉一诚天下动,如鼎三足兮,曰知、曰仁、曰勇” ,表达了南京大学追求真理、仁爱与勇敢的精神。
南京大学校歌历史版本
〖壹〗 、南高师时期校歌:创作背景:创作于1915年,由南高师首任校长江谦作词,现代中国音乐界一代宗师李叔同谱曲 。风格特点:采用楚辞风格 ,歌词简洁深沉,表达了南大的立校之本——“诚实”,以及儒家教育理念和对教育的无尽期许。核心歌词:“大哉一诚天下动 ”、“千圣会归兮,集成于孔”、“天开教泽兮 ,吾道无穷”。
〖贰〗 、南京大学历史上曾有四首老校歌,它们承载了百年南大的沧桑历程,至今回味无穷 。在南高师时期 ,江谦校长以“诚 ”为核心,强调“民族、民主、科学”的精神和“诚朴 、勤奋、求实”的态度。今日南大沿用的校歌即源于此,由江谦作词 ,李叔同这位集多位艺术才华于一身的音乐家谱曲。
〖叁〗、南京大学在1949年以前曾经有过四首校歌 。
〖肆〗 、南京大学校歌四首之一,1915年江谦作词,李叔同作曲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》:大哉一诚天下动 ,如鼎三足兮,曰知、曰仁、曰勇。千圣会归兮,集成于孔。下开万代旁万方兮 ,一趋兮同 。踵海西上兮,江东;巍巍北极兮,金城之中。天开教泽兮,吾道无穷;吾愿无穷兮 ,如日方暾。2001年定为南大校歌。
〖伍〗 、南京大学近来官方认定的校歌是1915年由江谦作词、李叔同作曲的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》 。以下是该校歌的主要内容和特点:歌词摘要:大哉一诚天下动,如鼎三足兮,曰知、曰仁、曰勇。千圣会归兮 ,集成于孔。下开万代旁万方兮,一趋兮同 。踵海西上兮,江东;巍巍北极兮 ,金城之中。
〖陆〗 、南京大学历史上最早的校歌,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,由现代中国音乐界一代宗师李叔同先生制谱 ,南高师首任校长江谦先生作词。这首校歌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 。歌词中,“大哉一诚天下动,如鼎三足兮 ,曰知、曰仁、曰勇”,表达了南京大学追求真理 、仁爱与勇敢的精神。
南京大学校歌校歌来历
〖壹〗、南京大学校歌的来历如下:历史传承:南京大学在1949年以前曾有四首风格各异的校歌,这些校歌记录了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精神。其中,创作于1916年前后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是南京大学历史上最早的校歌 ,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。新校歌的产生背景:新中国成立后,南京大学长时间内没有一首被全校师生广泛认可的校歌。
〖贰〗、南京大学在1949年以前,曾拥有四首风格各异但充满磅礴气势的校歌 ,它们分别是江谦校长作词 、李叔同大师谱曲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,汪东教授作词、程懋筠作曲的中央大学校歌,罗家伦校长作词、唐学咏谱曲的校歌 ,以及金陵大学时期的校歌。这些作品记录了南大的诚朴雄伟精神 。
〖叁〗 、南京大学校歌歌词如下:大哉一诚天下动,如鼎三足兮,曰知、曰仁、曰勇。千圣会归兮 ,集成于孔。下开万代旁万方兮,一趋兮同。踵海西上兮,江东;巍巍北极兮 ,金城之中 。天开教泽兮,吾道无穷;吾愿无穷兮,如日方暾。
〖肆〗 、南京大学校歌四首之一,1915年江谦作词 ,李叔同作曲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》:大哉一诚天下动,如鼎三足兮,曰知、曰仁、曰勇。千圣会归兮 ,集成于孔 。下开万代旁万方兮,一趋兮同。踵海西上兮,江东;巍巍北极兮 ,金城之中。天开教泽兮,吾道无穷;吾愿无穷兮,如日方暾 。2001年定为南大校歌。
〖伍〗、南京大学的校歌历史悠久 ,第一首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》创作于1915年,由江谦作词,李叔同作曲 ,歌词充满哲理,寓意深远,表达了对知识 、仁爱和勇气的追求,以及对孔子思想的推崇。歌词中的“大哉一诚天下动 ,如鼎三足兮,曰知、曰仁、曰勇 ”彰显了学校立德树人的宗旨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。
南京大学校歌是什么
南京大学校歌四首之一 ,1915年江谦作词,李叔同作曲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》:大哉一诚天下动,如鼎三足兮 ,曰知 、曰仁、曰勇。千圣会归兮,集成于孔。下开万代旁万方兮,一趋兮同 。踵海西上兮 ,江东;巍巍北极兮,金城之中。天开教泽兮,吾道无穷;吾愿无穷兮 ,如日方暾。2001年定为南大校歌。
第一首校歌创作于1915年,由江谦作词,李叔同作曲 。这首校歌的歌词充满哲理,寓意深远 ,其中的“大哉一诚天下动,如鼎三足兮,曰知、曰仁 、曰勇”彰显了南京大学立德树人的宗旨。第二首校歌创作于中央大学时期 ,由汪东作词,程懋筠作曲。
南京大学近来官方认定的校歌是1915年由江谦作词、李叔同作曲的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》 。以下是该校歌的主要内容和特点:歌词摘要:大哉一诚天下动,如鼎三足兮 ,曰知、曰仁 、曰勇。千圣会归兮,集成于孔。下开万代旁万方兮,一趋兮同 。踵海西上兮 ,江东;巍巍北极兮,金城之中。
李叔同作品
〖壹〗、李叔同代表作品:《三宝歌》、《南京大学校歌》 、《送别歌》。李叔同的诗词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 。他年轻时,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瞩目。客居上海时 ,他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《诗钟汇编初集》,在“城南文社”社友中传阅,后又结集《李庐诗钟》。
〖贰〗、《送别》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故事是:1915年,回国后的一个冬天 ,大雪纷飞,旧上海是一片凄凉 。李叔同与好友许幻园挥泪而别,却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进。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 ,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,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,也没听见。
〖叁〗、《送别》是李叔同作词的一首清凉歌 ,也是李叔同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之一。